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毕业生及毕业论文(2010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毕业论文推介 毕加索立体主义创作中的乐器题材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毕业生及毕业论文(2010

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毕业生及毕业论文(2010

2024-06-29 08:4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孙媛媛| 精神的图像—威廉·布莱克绘画艺术研究

顾 婧| 上海十年美术传播研究(1927-1937)

李 娟| 艺术史新视野——本雅明影像理论研究

王 熠| 战国秦汉彩绘陶容器

蒲 鸿| 多义的图像:格哈德·里希特与中国绘画

潘汝清| 雷蒙德·罗维及其设计思想研究

暨晗姿| 器与气:中国古剑的系谱问题

曹 程| 斯蒂格利茨与现代主义绘画在美国的兴起

刘小妹| 黔东南苗族银匠村活态保护研究——以控拜村为例

高 璐| 文化工业的异类——劳特累克海报设计的异质性研究

徐 攀| 对中国园林陶的回顾与探索

博士毕业生(3名)

连 冕| 工以治世:清代旗纛及其思想研究

金弘大| 王羲之书法造型特征研究

赵盼超| 民国初期(1912-1928)北京国画界研究

2011届 (30人)

本科毕业生(16名)

高登科| 明代女性画家与女性意识的觉醒

王 倩|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藏书票

远藤龙晃|“纤纤玉手”之浮世美人与唐代仕女的“手”比较

张 震| 王铎立轴、高幅临帖作品研究

李 亮|《天水冰山录》中的工艺美术品

王静文| 北京城乡结合部与当代艺术群落

张兰兰| 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研究

张新雨| 河北滦平两间房满族剪纸

卢国祥| 从伦敦设计节中寻求我国设计展会的发展道路

赵雯清| 浅论唐卡的双重性

吴 垠| 元代戏曲中的工艺美术

周则楷| 嫁衣设计思想研究

杨庆康|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美术展览

李 楠| 从工业之城到设计之都——法国圣泰田国际设计双年展研究

杨 琳| 1950年以来中国美术通史类教材的编著与特点

杭承政| 对一个音乐人群美育状况的调研

硕士毕业生(9名)

王惠雅| 两岸当代艺术思潮比较

周媛媛| 1975-2000年西班牙招贴设计

张 怡| 20世纪中国基督教绘画的典型研究

谢传强|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“虎”文化研究

贾明玉| 1918-1927年间中国的油画创作

王 楠| 中国早期度量衡的形制设计与使用研究

廖延彦| 英国艺术设计学院的历史研究

熊丽娟| 20世纪20、30年代现代设计文献研究

齐庆媛| 中国北方地区宋辽金时期菩萨像造型分析

博士毕业生(5人)

王 颖|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景泰蓝的保护研究

赵敏住 | 康乾时期“水文地志风景图”和地图制作之关系研究

袁 园| 建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博物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

白 波 | 古风与新潮——春秋战国玉石器

韩 倩| 清隽典雅——两宋器物造型

2012届 (39人)

本科毕业生(16名)

梁 开|《明宪宗实录》中的工艺美术史料

龚 元 | 由“新中式”设计引发的设计思考

黄 晏 | 从书画拍卖看中国近20年的艺术传播

吴 昊 | 日本动画《机动战士高达》文化内涵分析

杨 元| 湖南省龙山县土家织锦“西兰卡普”个案调研

李亚华| 民俗主题公园的文化作用-以北京中华民族园为例

杨 筱| 南北朝隋代缠枝纹样谱系考察

高则灵| 1980年代以来伤痕美术画家群体的创作形态

孔雪莹| 伦敦几大创意院校在创意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

王熙宇| 凌叔华: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成员

徐东军| 朱屺瞻绘画艺术发展脉络与特征

柳 磊| 竹九梦二早期抒情小品对丰子恺漫画的影响

夏龙飞|《论语》思想对中国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借鉴作用

徐 帆| 论“触觉式”感官体验设计——以原研哉为例

吕科霖| 徐燕孙及其人物画研究

王一南| 从“创客”看新媒体艺术的现状

硕士毕业生(15名)

常亦杨| 美国艺术基金会初探

杨 默| 两汉弓弩文化

洪 昊| 春秋战国两汉铜镜

邓长春| 印象派绘画对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影响

彭 宁| 民间美术和基础美术教育-民间美术进课堂教育实验课题报告

周小舟| 20世纪70年代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研究

李春姣 | 1919-1925年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以室内家具为例

徐媛媛| 20世纪上半叶苏联政治宣传画

张 晨| 先秦漆器

刘晓伟| 上海“沙龙”(1927-1937)研究

吕伟涛|《江村销夏录》与《江村书画目》——兼论清代私家鉴藏文化

杨莹沁|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神仙与佛教混合图像分析

张 明|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艺术建设研究

余梓伊| 乔治娅‧奥基芙交游及其艺术风

博士毕业生(8名)

秦 峰| 新疆维吾尔族当代金属工艺研究

王 敏| 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设计研究

周 波|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现代性历程研究

韦 佳| 明清篆刻技法理论研究

赵成清| 蔡元培艺术思想研究

顾 浩| 游方——苍山小郭泥塑的一种存在方式

张 黎| 在身体与身份之间:关于性别的设计批评研究

刘 艳| 秦汉漆器研究

2013届 (36人)

本科毕业生(15名)

于龙玲| 岩画对韩美林艺术和里波列斯艺术的影响比较

郭 岱| 北京公共艺术续存状态研究

汪 悦| 黄慎人物画研究

胡梦婷| 缅甸系释迦成道像及其在中国的流布

刘 全| 莫兰迪的静物画——柏格森生命哲学视角的阐释

高宗帅|《明太祖实录》中的工艺美术史料

王 华| 晚清南方外销画的图像学意义

杜 媛| 唐代画论与书论之关系研究——以李嗣真理论为例

刘 花| 比较分析吴镇与倪瓒对苏轼文人绘画观的继承和发展——以画竹图为例

刘 思| 1895-1945年台湾与大陆女性画家的绘画形态及女性意识形态比较分析

吴禹力| 大足与安岳石刻转轮经藏图像分析

黄薇兮| 基希纳自画像研究

王雅淋| 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绘画艺术分析

马均俭| 明宣宗与院画

程明诗| 比亚兹莱插画创作思想溯源

硕士毕业生(11名)

李骐芳| 工艺美术的永乐时代

王少茜| 设计的交往观—处于主体间的设计

李 晗 | 圣人创物与百姓日用——以《古今图书集成·考工典·考工总部》为例

安 丛| 黑川雅之及其设计思想研究

农丽媚| 设计政策与国家竞争力研究

薛 芃| 西方绘画修复观念的演变

吴艳丽 | 感觉与抽象—赵无极抽象艺术的感觉性研究

杨超越| 约瑟夫·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研究

李 馨 | 艺术中的人格暗示

李 楠| 清代中日韩工艺美术交流研究

王 芳| 龟兹石窟本生因缘图像考察

博士毕业生(10名)

王小茉| 法国文艺复兴:弗朗索瓦一世时期枫丹白露派的装饰艺术

胡云斌|“蛮境”的图与志: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及其演变

陈彦青| 正色之间: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之文化想象

宋 炀| 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文化特征研究

李敏敏| 设计展览与创意城市—基于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

段 君| 论毛泽东图像

郝青松| 废墟艺术—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阐述

曹 贵|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

郑 玫| 摄影艺术传播研究

董丽慧| 16、17世纪中国基督教图像研究

2014届 (32人)

本科毕业生(15名)

白 冰| 德国16世纪上半叶基督受难图像研究

陈慧慧 | 居士的“渡过”:吴彬画中廊桥隐喻

邓纬地|“美术革命”再解读

杜高杰| 1980年代革命题材油画研究

李兆龑| 齐白石艺术市场的形成——以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为例

聂冰玉| 设计界“奥斯卡”iF大奖的包装设计动向分析

肖 港| 北宋山水画论传承关系探究

徐寒松| 图像与视觉——马格利特创作理论研究

游翎鸥| 浮世绘对新艺术运动时期招贴画的影响

贾乾乾|“大黄鸭”传播效应分析研究

彭菲茗| 传统赋彩材料的艺术分析

苏 文|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“新富”形象

陶媛媛| 傅抱石艺术市场研究

熊婷君| 潘玉良绘画作品中的线条特征

余 炯| 玛丽娜·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中的偶发与互动

硕士毕业生(8名)

高登科| 现代书写性绘画的比较研究

黄湘凌| 江明贤水墨画艺术研究

曾祥晨| 工艺美术的宣德时代

葛华灵| 马克·坦西绘画研究

梁 爽| 工艺美术的万历时代

刘 朔| 原研哉及其设计理论研究

王 倩|“现代中国设计”的源起与发展

于小漫| 美国观念艺术传播方式研究

博士毕业生(9名)

展梦夏| 丝绸、漆器、铜器:秦汉工艺美术主要门类研究

谢崇桥| 包豪斯思想与20世纪美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研究

熊永松| 西藏民间美术研究

舒 怡| 消费经济视域下的新世纪中国商业广告设计研究

卢少珊| 佛教寺院维摩诘经图像研究

劳丽娜| 设计展与策展机制研究

范丽娜| 汉地佛教寺院罗汉图像研究

安宝江 | 晚明文人的生活之镜——张岱研究

曾 巧| 迪斯尼动画衍生设计研究

2015届 (42人)

本科毕业生(17名)

刘军亮| 浚县泥咕咕店铺销售方式的可行性

郑昕宇| 以“身份”介入——全球化视角下看张洹的艺术生产

杨志俊| 弗朗西斯·培根“教皇”题材绘画作品释读

周子昕|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批评中的“诗性”

凌 晨| 北京社区公共艺术的后时代

陈思静| 包豪斯时期的保罗·克利

宓轶倩| 大众消费文化与女性身份认同:《良友》画报广告设计研究

陈於建| 北京围墙的艺术突围

张玉萍| 公共空间的漆画艺术

李秋红| 吉县挂甲山金代浅浮雕佛教图像分析

刘 珍| 探议“汉服”现象

相宛升| 北齐库狄迴洛墓器物与东西文化交流

李思奇| 四川荥经东汉石棺画像《接吻图》的分析

田曼玲| 路易斯·沙利文建筑思想研究

谌雪蕊| 江户时代日本漆器的特征——以琳派为例

王文致| 室内植物陈设与情感化设计

[菲律宾] 毛昕竹| 陈澄波油画的艺术特征

硕士毕业生(15名)

李 亮| 嘉靖朝的工艺美术

梁 开| 成化工艺美术

徐 畅| 工艺美术的正德时代

王星伟|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及评审制度研究

龚 元| 20世纪的中国现代漆画

杨依忞| 台湾民间竹工艺的现代转型

黄 晏| 中国自媒体流行漫画的艺术传播

徐达艳|“现成品”在达达主义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

孙明利 | 四川唐五代摩崖浮雕观无量寿经变分析

杨 筱| 四川唐宋石刻孔雀明王图像研究

张琮卉| 自觉的误读——关于“丰子恺就竹久梦二之解读”的研究

夏龙飞| 中国当代军事美术的人文关怀

赵德阳| 罗维雷家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

[西班牙] 苏海音| 中国当代摄影与影像艺术中的“新山水”现象

柳 磊| 沈尹默帖学观研究

博士毕业生(10名)

徐后平| 中国民间美术传播基本问题研究

顾 静| 工笔画传播效能研究

齐庆媛| 宋辽金时期菩萨像造型分析

黄文智| 中原北方东部北魏中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

朱 彦| 东传风雅:唐宋中国与日韩工艺美术交流研究

程 刚| 春秋战国晋地青铜容器造型艺术

王 熠| 春秋战国工艺美术的造型艺术

曹天慧| 生态语境下的设计生态研究

施 磊| 格拉斯哥风格研究

[日本] 三田村有芳| 基于漆艺文化交流的中国风格和日本风格研究

2016届 (36人)

本科毕业生(15名)

宗雨山| 张光宇漫画研究

申 童 | 黄永砯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研究——以“蛇杖”系列为例

赵红婧|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运营模式分析

曲维洵| 历史画探源:徐悲鸿和他的欧洲老师

侯羽佳|“中国风”的结构主义之后:全球共美

仲晓凤| 徐州汉画像石车马出行图

郦宁宁| 犍陀罗曲尺形楣拱建筑图像机器在北朝的新发展

倪 萍| 论冷枚《避暑山庄图》的功能和意义

周少华|《明英宗实录》中的工艺美术史料

邹海萍| 以绘画的方式观看,重读《眼药酸》绘画

虞睿博| 唐代墓葬石刻门额图像分析

赵瑜月| 中国写实画派的风格类型与形式特征

黎子然| 动漫作品“精灵宝可梦系列”的传播研究

陈姿霖| 无形之形——试论无形文化遗产的含义

李宏洁| 陈澄波百二诞辰系列活动之艺术推广分析

硕士毕业生(12名)

陈 朗| 阿尔瓦·阿尔托设计思想研究

傅艺明| 村上隆艺术创作思想研究

王家欢| 伦文字在保罗·克利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

郑 敏| 19-20世纪初俄罗斯木雕刻装饰工艺研究

徐 恺| 1919-1939年间德国家居产品设计研究

王雅淋| 林风眠与吴冠中——中西融合与中国画的现代性之路

刘 全| 郎世宁的绘画与文化身份研究

汪 悦| 文徵明茶事图研究——以《茶事图》为中心

王 华|“新文人画”研究

高宗帅| 洪武时代的工艺美术

孟志润| 论韩国单色画在20世纪70年代的形成

熊婷君| 王悦之艺术的中西融合之路

博士毕业生(9名)

熊 瑛| 明代丝绸研究

陈朵朵| 新浙派人物画研究

李 云| 寻找现代美国身份: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图像与经验

周建朋| 书画传播与现代新疆文化交融

陈碧如| 游移在真实与虚拟间的公共领域——美术馆的数字媒介应用

张燕芬| 明代金银器

穆瑞凤| 唐代绘画史学理论研究

薛晓君| 试论草原文化的艺术传播——以内蒙古为例

杨 涓| 为人民的艺术——罗斯福新政艺术计划及绘画研究

刘华年| 1851年以来西方现代手工艺思潮的演变

2017届 (33人)

本科毕业生(14名)

杜亦笑| 台湾日据时期艺术中的女性

肖嘉谈| 以《中国美术报》为例分析传统媒体在“85”新潮美术中的意义

倪航宇| 苏州缂丝生产性保护创新实践案例研究

汤银铃| 神木山东石窟明代碑刻文化因素分析

郑财旺| 宋代百子题材绘画研究

宋晓云 | 姚华绘画创作研究

盛忠强| 罗聘“醉钟馗”绘画研究

史建萍 | 胡佩衡绘画创作研究

韦俏勋| 身份与风格——女画家李青萍个案研究

许樱子| 艺术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研究初探

康 涵 | 日本平安时代的漆盒研究

段媛媛|《洞天清禄集》和《格古要论》比较研究

张诗蕴| 佳县化云寺碑刻文化因素分析

任心怡| 浅论中国当代艺术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资源的借用——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谈起

硕士毕业生(10名)

程明诗| 钱松喦水墨画劳动题材研究

冯 晔|“恶之花”:欧洲绘画中的“致命女性”形象研究

徐笑晗 | 山本耀司及其设计美学研究

陈慧慧| 刘贯道《消夏图》研究:元初汉族宫廷画家的内心图景

贾乾乾| 中国服装品牌标志设计的艺术传播

聂冰玉| 传播视角下的当代经典景观雕塑女性形象研究

李兆䶮| 寓京后(1913-1923)陈师曾艺术推介活动研究

利炳详| 梅丁衍的政治性艺术研究

尹子琪 |《图画见闻志》的绘画史观研究

张 萌| 探讨艺术电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:以“如是”艺术为例(艺术管理)

博士毕业生(9名)

王友奎| 云冈石窟图像组合研究

王胜利|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“实验阶段”的展览策略研究(1929-1969)

李骐芳| 典型与时样——明代宫廷工艺美术

黄德荃| 晚明日常生活审美研究

张 明| 设计展览的功能演进研究——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例

董智斌|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设计运动转型演化研究

张梦阳|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非裔美术(1917-1941)

尹 丹| 思想与艺术场:1912-1937年的民国美术批评

王春雨| 明代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研究

2018届 (44人)

本科毕业生(16名)

刘易斯| 四川资中西岩五代毗沙门天王大像窟考察

孙芮頔| 伦勃朗自画像专题研究

侯博君| 汉字思维对中国设计影响的初步探讨

张依琦| 马克斯·恩斯特拼贴小说《慈善周》研究

李 娜| 小学非遗教育课程设计研究——以欧琦辉佛山醒狮课程为例

武 玥|《良友》画报女性形象的构建与观看

冯 时| 新中国外销丝绸设计管理制度研究——以东吴丝织厂为例(1949-1978)

黄邹华| 祝大年壁画创作研究

张 梦| 唐代石榴图案中的丝路文化

马钰坤| 达芬奇《救世主》营销策略分析

王德路|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南洞初唐造像考察

张晓雨| 李·克拉斯纳绘画研究(1946-1950)

周倩雯| 孟菲斯设计的传播模式及影响

刘秋笛| 毕加索《亚威农少女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

徐洪斌| 袁运甫公共艺术创作思想研究

刘 畅| 从《莱茵II》看安德烈亚斯·古尔斯基艺术市场的形成

硕士毕业生(21名)

韦昊昱| 滕固的早年思想抉择与文艺观念(1917-1923)

朴玟静| 四川明朝佛寺壁画圆觉经图像分析

刘凯强|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批评研究

刘家慧| 灾难题材公共艺术研究——以美国911国家纪念园为例

刘军亮| 北洋时期(1912-1928)琉璃厂的艺术生态研究

陈於建| 21世纪以来中国“艺术介入乡村”现象中的公共艺术研究

张玉萍| 公共艺术介入立交桥空间的传播作用研究

李秋红| 南北朝隋代异形忍冬纹样分析

田曼玲|“一位典型的美国画家”——温斯诺·霍默绘画研究

郭 岱| 巴巴拉·赫普沃斯雕塑艺术研究

杨礼安| 艺术作为奢侈品牌策略——以路易威登艺术联名产品系列为例

孙小平| 基于体验的高校艺术餐厅中的艺术管理研究(艺术管理)

陈俐宇| 野王紵器的艺术特色及其檀溪堂的现代传承(艺术管理)

陈丹静| 微型画廊的经营管理——以“艺画空间”项目研究为例(艺术管理)

詹栩秋| 共享经济下传统画廊业的转型——运营新模式和销售新渠道(艺术管理)

窦科敏| 手工纸文创品牌推广研究——以纸原品牌为例(艺术管理)

解淑智| 中国青年艺术展览推广模式研究(艺术管理)

张 杰| 设计管理在博物馆陈列语言设计中的应用(艺术管理)

田达治|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解决方案研究——以善琏镇湖笔文化为例(艺术管理)

潘静雯| 自闭与艺术的边缘——“自闭症艺术”管理发展研究(艺术管理)

勾春华| 基于追溯体系下的艺术品交易品台设计研究(艺术管理)

博士毕业生(7名)

安小博| 新中国十七年油画研究

许 俊| 王国维艺术理论研究

邱 敏| 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主题

张 君| 海南黎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研究

王婷婷| 美国实验影像艺术研究(1943-2000)

王星伟| 当代莆田木雕发展现状研究

王鹏杰|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绘画的观念转型

2019届 (37人)

本科毕业生(17名)

洪 杨| 唐代金银器皿的纹样组合关系

邓泽涛| 刘巨德水墨作品及艺术理念个案研究

邓溪萌| 张渥《竹西草堂图》研究

李文涵| 班克西作品市场的发展

孟 彤| 阿尔特多费尔耶稣受难题材作品研究

黄庆圆| 云南乌铜走银技艺的当代发展

孙慧敏| 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中的“泉水”图像

车星璇| 北宋东京城寺院文化分析

王笑田| 从《髹饰录》看古漆器漆面修复和雕漆工艺

刘家嘉| 崔岫闻个案研究

蓝莉丽| 吴昌硕花鸟画的形式语言分析——以清华艺博藏品为例

吴姗玮| 洪雅苟王寨明代摩崖造像分析

张一彤| 毕加索早期作品中的乐器题材研究

饶可丽| 忻东旺新写实油画的艺术特点

孙语竹| 阅图育人——雷圭元之图案美育

孙千雅| 邯郸北响堂山石窟南洞内容分析

时艳艳| 沉浸式艺术展——空间、作品与公众的新对话

硕士毕业生(13名)

郑昕宇| 龙泉青瓷产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

王伊凡| 赵孟頫行书《归去来兮辞》研究

林弘毅| 1957-1992年巴塞罗那家具产品设计研究

邹海萍 | 身国同治,长生久视——元任仁发《张果见明皇图》研 究

赵瑜月| 张路绘画研究

倪 萍| 盛懋绘画成就及画史地位之重估

郦宁宁| 唐代佛塔石门图像分析

周少华| 弘治、正德朝的工艺美术

[美] 诺麦克| 沁县南涅水北朝多级组合式造像塔人物造型与龛型分析

[韩] 金基富| 徐冰艺术作品研究

[日] 韩松铃| 论日本3·11地震后“协作性”建筑项目

[韩] 朴汉植| 生活方式店场所品牌化空间特性研究

张靓| 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画风代表艺术家文献展(艺术管理)

博士毕业生(7名)

陈秀慧| 论汉代星宿图像

李冠畿| 四川唐宋摩崖浮雕千手观音图像分析

王 蕾| 身体与身份——民国时期女性图像的现代转型研究

刘映廷| 闽粤台开元寺建筑装饰工艺研究

孔铮桢| 世俗的圖式——明代景德鎮陶瓷人物纹饰研究

朱己祥| 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研究

马 利| 20世纪以来欧美公共艺术中的儿童元素研究

2020届 (36人)

本科毕业生(14名)

殷可悦| 1988年油画人体艺术大展的缘起

李怡淙| 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后犍陀罗岩刻佛像系谱分析

王成思|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头发

王莹迪| 民生银行“艺术品投资”1号探析

史晓晗|《金瓶梅》中的女性居室陈设

武 岳| 理查德·汉密尔顿的后现代性

宋 钰| 阿卡德时期太阳神形象研究

张鹏飞| 汉迄隋代龙纹演变分析

钱莹莹| 原研哉全球项目研究

张晨宇| 早期基督教艺术对罗马艺术的沿用与挪用

黄 雪| 晚唐五代宋初南方工艺美术的北传

汪星宇|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“万物皆可supreme”事件

冯鸶迪| 从保罗.迪朗-吕埃尔看19世纪法国艺术赞助

[美] 齐靖琮| 从着衣到裸体:15-16世纪佛罗伦萨人物素描研究

硕士毕业生(15名)

郭浩南| 隐喻的复现——卡尔帕乔创作元素探究

秦 珩| 武梁祠画像与《史记》在叙事结构上的空间对应关系

杨声丹| 阿尔伯蒂的建筑理论及作品研究

倪航宇| 西方人体观念对中国现代雕塑教学的影响(1912-1949)

盛忠强| 从雍邸文士到天下共主:《胤禛行乐图》人物册研究

郑才旺| 娱乐、驱邪与佑子:宋金婴戏图中的傀儡图像及含义探析

韦俏勋| 家国情怀与性别意识——何香凝艺术研究

崔露薇|“摩登之家”:民国上海住宅室内设计研究(1912-1949)

张慧婷| 宋元仿生金银器皿

段媛媛| 从乾隆御制诗看其工艺美术鉴藏

侯博君| 宗其香绘画艺术研究——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创作

王德路| 洛阳与关中地区初盛唐时期地藏菩萨像分析

金俞暻| 朝鲜后期宋诗意画研究

温 博| 彝族服饰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——以凉山州昭觉县为例(艺术管理)

唐哲昊| 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信息传播模式个案研究(艺术管理)

博士毕业生(7名)

刘 朔| 日本平安时代工艺美术研究

王珺英 | 月份牌画中的民国服饰艺术研究

张 健| 明中期的工艺美术

赵德阳| 方济各会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

赵慧玎| 中韩名人雕像情境比较研究

徐 恺| 历史与批判:德国功能主义设计研究

高宗帅| 秩序与欲望:明前期的工艺美术

*以上信息如有错漏,敬请师友在下方留言指正

艺术史论系简介

Introduction
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成立于1983年,最初名为工艺美术史系,其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的共同课教研室史论教研组。1977年,学院恢复招生,在院党组安排下,史论教研组赴各地考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状况,编撰《中国工艺美术简史》。1981年,学院在国内率先获得“工艺美术历史与研究”硕士学位授予权。次年2月,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尚刚。1983年,工艺美术史系成立,首招17名本科生,为全国最早成建制的工艺美术史论专业。

1986年,工艺美术史系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史论博士学位授予点,截至1999年培养出祝重寿、李砚祖、尚刚、杭间等13名博士研究生。1999年,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,系名称由工艺美术学系变更为艺术设计学系,并最终于2001年定名为艺术史论系。艺术史论系在保持工艺美术、设计史论研究特色的同时,引进师资,加强美术史论、艺术批评和美学研究,于2000年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,2003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。2004年,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
2011年,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,艺术史论系获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,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框架下,继承传统,发扬特色,整合资源,形成了艺术史、艺术理论、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全面发展、各有侧重的学科格局。

2013年,艺术史论系成立30周年庆典

2017年,艺术史论系毕业讲演会

2019年,艺术史论系毕业欢送会

Art History Department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